About Me

My photo
南丘,南极星下守望梦想的一方土丘;以诗歌朗诵生命,并用相机展示心灵,当岁月逐渐老去,理想依然保持年轻。

Monday, January 23, 2012

高山上的诗篇--龙脊梯田游记



我们欣赏诗歌,总是欣赏其分行的节奏,回旋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如果面对眼前的风景,如诗一般壮美,将是怎样的激动?

人世间就有这样的景色,而且还是我们中华的祖先,经过一代传一代人不懈努力,利用一铲一锄,在荒山野岭上开垦出来的高山上的诗篇。这就是座落在中国西南边陲广西自治区,龙胜县境内的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被誉为是“世界梯田之冠”,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间,面积达七十平方公里。梯田大小不均,却错落有致,分行分层,从山脚一直盘山而上,蜿蜒曲折,加之高山上常年有雾,又平添许多朦胧与含蓄。从山顶上远望梯田,像螺;从山脚下翘望梯田,像塔;从山腰间近观梯田,像彩练;从客栈里指点梯田,又像蛋糕。无论您怎么欣赏,如何欣赏,龙脊梯田都是一首动情的诗篇,令人忘怀,令人感慨,流连忘返。


 

说龙脊梯田如诗,还因为其主要景观都有诗意盎然的名称。最佳景点叫“七星伴月”,其它还有“九龙五虎”和“千层天梯”等等。这些名称都非常生动地再现了景观特点,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拍照和参观。如今当地村民,已无需再起早贪黑地种田糊口,光做游客生意,都忙不过来了。
说到村民,又是龙脊梯田的另一大景观,这里居住着壮族和红瑶族两个各自拥有悠久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族群。他们原本在这里深居简出,过着自耕自供,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使得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得以延续不断,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独特的服饰,祥和的性格,更因能歌善舞而为游客提供耳目一新的歌舞和鼓乐。我和摄影界的朋友,雇请了一位大嫂做我们的向导和挑夫,这使我有机会接触当地村民。每次到达目的地,摄友们便一窝蜂散开,忙着选景摄影,这时,大嫂总是一个人坐在石板上安静地等待。我不忙着摄影,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了解当地的民族风情。于是我也坐下来,跟大嫂聊了起来。她告诉我,他们的祖先早前并不居住这里。大约在宋代末年,为逃避战乱,祖先们不远千里,爬山涉水来到这儿,开始以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从山脚下一层层地向上开垦。直到清代早期,历时六百五十多年,才将梯田弄成现在的规模。妇女习惯包裹头巾,不过老一辈总会使用带有蓝色花纹的头巾,这是为了纪念她们祖先来自大海岸边。现在妇女不同了,更喜爱漂亮的花朵,所以头巾大都以红色为主。“哈,毫无疑问,大嫂你是属于年轻一辈”听见我夸她年轻,大嫂笑了,不好意思地垂下头,随手在地上拾起小柴枝,往泥地上胡乱地画着,画着,喉咙里喃喃地飘出委婉的歌谣
 
 

 
龙脊梯田分为两部分,主要景点在我所站的位置,属于壮族的平安寨梯田。另有一处叫金坑红瑶梯田,顾名思义属于瑶寨领地。那里的人文景观也十分有价值,红瑶的妇女基本上一生都不剪头发,头上盘着的长长秀发,足有一米两米,所以,她们在河里洗头都可以站着,展开的长发比身体还长。据说有位妇女的长发还列入了吉尼斯记录呢。可惜,我因意外的原因没有去瑶寨,无法为读者朋友提供长发姑娘的图片,留下遗憾,也埋下伏笔,希望下次再去拍出更好的图片来。
是的,每到一个新地方旅行,我总是关注当地的人文风俗,这是活生生的景观,而且收获总是因你遇着不同的人而不同,无法预知,所以诱惑更大。我们是自驾车前往龙脊梯田的,这不仅使我们看到更多优美但未被纳入景区的风景,同时也会遇到更多的人。摄友们半路停车,因为看见老农在一块很小的田里用牛犁田。他们过去给对方递上几根香烟,老农便卖命地驱赶水牛在田里来回走动,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响个不停。我回过头,看到一位老农担着挑子从远处走来,他的样子与当地人好似不太一样。我也学着摄友的样子,问他们要了两根香烟(因为我不吸烟),等他走到面前,拦住他聊了起来:“师傅,那里客?”(注:客是当地土话,意思是去)
“啊,探亲戚”,他回答道。他也是壮族,不过村子离这里比较远,而且没有风景,所以,他们还是务农为生,生活自然比较繁重,这一路十几里地,硬是凭双脚走来的。

 
呵呵,其实,穷也没啥不妥。他身体锻炼得跟铁棒一样硬朗。他还告诉我一则笑话,说的是他们村子有好几位百岁老人,平时都是下田劳作的庄稼人,吃的也是粗茶淡饭。有一天,市里来了电视台的人,要采访百岁老人,请他们谈谈长寿的秘诀。你猜老人怎样回答?“有啥子秘诀。想死,死莫客!”老农一席话,不仅把摄友们都吸引过来,还将大伙都逗得哈哈大笑。
好了,笑完,我们的车子来到龙脊梯田的入口停车场。上龙脊梯田一共有三处入口,最热门的是平安村口,这里开始就要购买门票了,每人五十人民币。如果您不是自驾车来,也很方便,几乎每一个小时就会有一趟班车出发,往返桂林或龙胜县城。桂林因“山水甲天下”而闻名于世,海外旅行社从来不缺资料和行程安排。若要访问龙脊梯田,可先到桂林,到哪儿就好办了。
来到山脚,您不用担心住宿或者迷路,也不用担心提着行李能否有力气登山,村民们早已恭候在此,车一停便围拢过来抢您的生意。您唯一需要打醒精神,谈好价钱才跟他们交谊,这一条对保护您的权益至关重要,请务必记住。包括在农家品尝农家饭,购买物品或观看表演等等。
 
 
沿石板路拾级而上,您能看到黑色房顶,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巨大而且密集地集中在一起。过去,这些都是村民的家园,而今许多都改造成客栈,旅舍,甚至酒店。不少房间还附设上网服务,独立洗簌间等,档次离城里人要求越来越近,同时也意味着离本土特色越来越远。我们选择住在农家,这是还未被开发的原始农舍,形式上与其它客栈没有多大区别,但楼下就少了餐厅的杂乱,多了篝火的温暖。房子比较陈旧,晚上若要走动,脚下的竹地板就会发出强烈的声响,稍微醒睡的人,恐怕难以安枕。不过,睡不着不要紧,推开竹篾做的窗子,眼前就是梯田。乡村的夜晚,没有灯光,但有茫茫白雾,轻飘曼舞,天上繁星点点,田里萤火虫闪闪烁烁,还有蛙声,潺潺流水声,环顾四周,几乎所有的窗户都开着,忽明忽暗的香烟火光传来安慰的信息,不眠人多着呢!
目前最高的旅舍名叫“全景楼”,座落在海拔一千一百九十米山顶之上。推开窗子就能看到龙脊梯田的经典风光。其它的这个楼,那个楼很多,一般住宿费在人民币六十至八十元左右,也有便宜的,只需收费二十五元。
因为景区不算大,一般游客到访只会做短暂逗留,可以说该看的都能看到。每年五月过后,梯田开始灌水,被公认是最佳的摄影时机。我在五月底抵达,可这个季节也很湿润,想看日出就是没机会,浓雾过于热情,将每一个早晨都搂抱得太紧了。这里一年只产一造稻米,秋季收获,一片金色,冬季有时会白雪皑皑,所以说,一年四季都会精彩纷呈。
就像是一首诗歌,句子虽不多,但含意却广阔,每一寸土地都饱含感情,每一汪山泉都折射激动,龙脊梯田,让人朗诵百遍都不厌倦。


Saturday, June 4, 2011

漫步大堡礁


 
大堡礁不是在海底吗,怎么可以漫步呢?
是,但大海也有深浅呀。大堡礁,澳大利亚最受世人瞩目的旅游胜地之一,延绵两千三百多公里,既有深藏海底的珊瑚宫殿,也有露在水面的斑斓花园。只不过凯恩斯(Cains)和降灵群岛(Whitsundays)太出名,像滔滔海水那样,将其它地方的精彩掩藏了起来。不过,大堡礁是大自然伟大的造化,即便静无声息,也覆盖不住四射的魅力。如果您牵老扶幼,或者不谙水性,又或者期待伸手就能触摸多姿多彩的珊瑚,那么,请跟我来。

集合地点在昆士兰首府,布里斯班市(Brisbane),这里的国际机场起降通往世界各地的飞机航班。然后我们驱车往北约五个小时,抵达大堡礁最南端的旅游城市赫维湾(Hervey Bay),并在这里乘坐小型飞机,前往一个神秘,但惊艳的小岛---埃丽奥特夫人岛(Lady Elliot Island)。
 
略呈圆形的艾丽奥特夫人岛,完全被珊瑚礁所包围,像一个美丽的句号,标示出这里已是大堡礁的终点。为了保护环岛的大堡礁,这里没有渡轮航线,登岛唯一途径只有乘搭最多不超过12人的小型飞机。
小岛也不大,绕场一周大约只需个把、两个小时。但是,这里带给游客的乐趣,却丰富多姿,那怕是住上好几天,都不会觉得烦闷。有啥好玩?别急嘛


先说乘搭小飞机,就是一个激动不已开始。当飞机临近小岛上空,俯瞰深绿色的小块平原,四周绕着一圈翠玉般晶莹剔透的珊瑚礁,海浪翻起白波,一层一层地散发魅力,心情怎能不波澜起伏?随着飞机一点一点地接近地面,你可能会惊喜地欢叫起来。眼前那条长满青草的飞机跑道,竟然也是海鸟的起飞跑道,它们总在飞机抵达前的一刹那,才呼啦一声振翅高飞。窗前窗外全是海鸟矫健的身影,又像是夹道欢迎的迎宾队伍,以这样的形式降落海岛,心情怎能不澎湃呢?

尽管小飞机飞行的时间不长,可是上到小岛就感觉,已经离开尘世很远。的确,这里最大的社会族群是候鸟,几乎每隔几步距离,就能见到一个鸟巢;沙滩上爬满寄生蟹,小螃蟹,以及许多不知名的小生物;海水清澈见底,巨大的海星在阳光折射下遥遥晃晃,海参则如同凝固的爬虫,遍布整个浅滩;大堡礁的彩色珊瑚在波浪中忽隐忽现,珊瑚鱼穿梭其间,恍如童话世界里仙女的村庄 ... ...

 白色的沙滩椅就安置在海旁的树阴底下,小树林里藏着我们下榻的木屋。这里一切都以环保为目标,电是太阳能的,水是下雨时蓄的,就算是路,也是脚印重叠出来的。不同的是,人类的路总在木屋之间交错;海龟的路,却连接着大海与宝宝们藏匿的沙坑。

观赏绿海龟上岛产卵,孵化,是艾丽奥特夫人岛一项颇具吸引力的观光活动。每逢年底到次年二月之间,游客们都可以在驻岛生物学家带领下,选择月黑风高的深夜,躲在椰树旁静候怀孕的海龟妈妈上岸。也许,害羞的海龟不习惯人类偷窥行为,上岛时间变得非常诡异。我们一行就白白等了四个小时,都见不到一只海龟,连生物学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可我心有不服,第二天刚蒙蒙亮,就赶紧冲上沙滩,谁知却慢了一步,海龟已经生完蛋走了。沙滩上只留下一条 “坦克履带”,媲美我长长的叹息。

其实,海龟妈妈并未远离,只是漂浮在大海的另一个浪头上,一遍又一遍地将牵挂的目光留给沙滩。我理解她的心情,便扭头离开那个小沙丘,踏着冰凉的海水追寻朝阳洒落的金子。突然,我踏着什么啦?只觉脚底一滑,原本平静的“沙子”,却像一道闪电,嗖地射入珊瑚丛中。啊,原来是条浑身披挂着沙色迷彩服的小鲨鱼!让我这一脚踏破了美梦,却让我惊讶得如坠梦中。

这里的海滩,真的就是珊瑚的森林。每走一步,都会遇到,海星啦,海参啦,海葵啦,海螺啦,还有好多好多各种颜色和形态的珊瑚鱼。快来看呀,小朋友抱起一条海参,足有他的手臂那么长。哗,要不是亲眼看见,怎能想象海参居然可以这么大!

 对了,说了那么多,大堡礁在哪儿?最精彩的珊瑚礁景区,横跨小岛东北至西北面。分别称为 礁湖漫步Reef Walking Lagoon)和珊瑚花园 Coral Garden。这里的珊瑚礁全部都在不足一米的海水之下,连孩子都可以步行其中。

在礁湖里漫步,体验的是那种忘乎所以的沉醉感,可以说毕生难逢。由于外围环绕较大的礁石,阻挡海水,形成相对平静和浅显的珊瑚水域,使我们的双腿能够在珊瑚之间的空隙移动,并透过岛上免费提供的水底放大镜,边走边看,边看边喊。

水并不深,许多海洋生物俯首即可触摸。不过,在漫步以前,最好还是仔细阅读贴在墙上,图文并茂的告示牌。珊瑚礁外表虽美丽,可内里毒性很大,包括一些漂亮的海参和贝壳。为安全起见,最好是眼看手勿动。

珊瑚花园,顾名思义就是珊瑚群像花园里盛开的鲜花。这里的沙滩面对落日余晖,金光闪闪,风平浪静,加上峥嵘枯树上,飞扑着各种奇特海鸟,歌声嘹亮,委婉动听,制造出恋人们最向往的浪漫境界。来,咱们就坐在这儿,开瓶香槟,对着橘红的夕阳干杯!

阳光、沙滩、珊瑚、微风,还有海参、海星,以及各色珊瑚小鱼,我们在一个充满惊喜,沉浸陶醉的圈子里漫步,不知觉地,从清晨走过黄昏,又走进黑夜。这时候,岛上会演出凄厉的歌剧,如果你感到害怕,请允许我先为你打一支预防针。

 
岛上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坟墓,埋着灯塔守护人的妻子苏珊娜,她因为过度孤独和寂寞,走下海里溺水自杀。虽是冤魂,可苏珊娜晚上从未出来吓过人。但有一种鸟,半夜里真有可能吓破人的胆,它们就是会闹鬼叫的“魔鬼鸟”。其实,这种鸟都是成双成对的恩爱夫妻,习惯夜里外出捕食,半夜归来,黑灯瞎火的如何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呢?叫声,如泣如诉的叫声。也许,这种如同婴儿啼哭的声音,对它们是动容的情歌,可我们人类听起来,就觉得是一种声嘶力竭的惨叫。特别在夜深人静之时,这歌声会突然从你睡觉的窗户底下传出,听得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我有幸,一上岛就遇到从英国来的业余鸟类观察家,是她预先给了我提示,因而,到了夜晚,我就可以像听音乐那样,欣赏窗下凄惨的歌声。

 
这就是艾丽奥特夫人岛。一些激情,一些尽兴,一些新奇,一些浪漫,加上一些惊魂,不仅可以亲近大堡礁,更留下了一个难忘的美梦!

Sunday, May 22, 2011

澳大利亚~日出经历的快乐与折磨

外出旅行,看日出应该是最精彩的一项活动。
我问客栈老板娘,到哪一个国家公园看日出最好。没想到她建议去镇西头的迈肯斯山 (Mt. McKenzie)。“那里更好看,也不用大老远地跑,回来还可以歇歇脚,喝口咖啡再上国家公园都不迟”,老板娘如是说。虽说旅游资料没有介绍这座山,但我还是相信当地人,于是决定上迈肯斯山拍日出。




至于上山的时间,我们就没听老板娘的话,她不知道,我是一只 Early-bird (赶早人)。就在最黑暗的夜尽头,我们爬了起来,整装待发。

冬季的黎明,屋外寒风呼啸,虽不见冰霜,可手指真的冻成冰条了,每一次更换脚架上的相机,手指都被螺丝拧得钻心疼;鼻子也经不起考验,把鼻孔哭成了两道瀑布。可这算不了什么,从天边微露霞光起,我的兴奋随着日出升高,如同一首交响乐的震荡,是势不可挡的。





日出不仅创造神话般的云彩效果,更让我对生活浮想连篇。
当大地仍在睡梦之中,最早的一道霞光如同孩子出生时露出一点头发,黑夜是沉重的压力,晨风是痛苦的折磨,太阳每升一寸,霞光就增多一层,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就这样一点一点艰难地进行着,终于孩子“哗”地一下挤出母体,漫天彩霞,金光灿烂,炊烟起,奶牛鸣,一派生机勃勃,寒冷和夜色兵败如山倒,如同电影效果一样地迅速消失。


晨光中,铺满露水的岩石,乱草和树林,像一群战士,疲惫但骄傲...


这时,鸟的歌声才唱起来,树枝开始忙乱地摇晃;长满青苔的大石头后面,也出现了袋鼠的身影。我好自豪,我比他们都要来得早!
太阳终于在彩云怀抱中,将光明撒满天空,宣布白天的诞生。我也吸饱了晨曦的乳汁,收起摄影设备,下山找客栈的老板娘,喝咖啡去…

Saturday, May 21, 2011

澳大利亚~攀 岩

一块花岗岩石有多大?南半球最大,裸露在地面的花岗岩石,就是一座山!

这座石山有个很直观的名称,叫“秃岩”,位于新南威尔斯州与昆士兰州交界处,岩石顶端距离地面景物超过两百六十米。停车场在一片树林中间,沿羊肠小道穿越树林,前面有一分叉,一面小路牌指示,向前直行,面对面式攀爬岩石,难度:高,距离1.2公里;选择容易者,请向左转,有石阶助你上到石顶,难度:一般,距离3.5公里。

我们用鼓励的目光的看着儿子,“走不走捷径?”儿子想都不想,说了声:上。我们便迈步直行。“Wait, 等等。” 儿子从路边找来一根树枝做拐杖,这才勇往直前。

林的尽头,举头向上,我的天呀!山顶几颗大圆石好似随时可以滚下来,而巨石几乎直上直下,倾斜度起码超过60度。光秃秃的,没有扶手,没有支撑,没有依靠,没有安全。我们手牵着手,开始艰难举步,因为身体要尽量前倾,才能向上攀爬,此时真的对“面对面”这个词感受深刻。

就在我们爬过半山腰的时候,看到了我们住客栈的邻居,一家大小来到树林尽头。儿子兴奋地向他们挥手和大叫,他们也以同样方式回应我们。我虽然内心存疑,可还是用他们来鼓励儿子,“你看,他们的孩子那么小年纪都敢来攀岩呢。”儿子已经累得满头大汗,还是鼓足勇气,大步向上。不消一会儿,就到了山顶,儿子举起“拐杖”,兴奋地大喊大叫,我伸过手臂,与儿子击掌庆贺。但是,等我们回头张望,邻居他们却正在从不足10米的高度上撤退。儿子急了,大声向他们喊叫,鼓励他们坚持。他们却依然消失进了树林,毕竟,两个小孩都太小了。

石头顶上,全是石头,还有一些灌木丛,没路了。我让儿子停在比较平坦的地方等着,自己披荆斩棘,前方探路。突然,灌木中窜出一只受惊的袋鼠,跃进石林里,距离我大约只有3米,我居然都没看见它伏在那里。不过,那些很特别的景色,就没有逃过我的眼睛。只是,这石头顶上实在是崎岖太甚,意外不断发生。就在我拍完照片,准备从石缝中爬下来时,镜头碰上石头,镜头盖当场弹飞落地,只听“啪”一声,不见了。

秃岩的一大特色就是石顶上的石头,都只有很小一部分贴紧石面,仿佛轻轻一推就可以推下山崖,可这些石头却如此神奇,偏偏屹立千年,从未滚落。小小镜头盖就掉进这些石头底部的裂缝里面,黑乎乎的找不着。又是儿子本事,眼力好,他看到了。可是他不懂得挑出来,反而越撩越糟糕。我借助他的视线指引,用树枝小心地伸进石缝,弄了老半天,才得回我的镜头盖。父子两再一次击掌庆贺!
好不容易穿过树丛,攀过石墙,跨过流水,越过石缝,才来到最顶上的开阔地。这里是周围的最高点,四面八方景色一览无余,满目青翠,林海波涛;近处则圆石林立,争奇斗巧,无一处不让人流连忘返。

本想多拍些照片,可是不愿意看见的危险又要降临 --- 远处两个方向的乌云比巨石还浓厚,正带着灰色的雨雾向这边压过来。儿子催促我赶紧找路下山,不然,大雨一来,光石面会非常滑溜,若不想滚下岩石摔死,就只有呆在石顶上等死了。我想安全起见,应该找那条有石阶的远路回程,可是,转了一个大圈,除了找到一幅构图优美的画面外,怎样都找不着下山的路。
 
关键时刻,大石顶上突然出现一伙人。赶忙过去询问,谁知他们也是同路人,而且打算沿来路下山,所以,问也是白问。此时,风雨的先头部队已经杀到,石面立刻就吓得脸色大变。对于一个只有八岁的孩子来说,下山成了严峻的问题。

不能拖延时间,必须当机立断。我让儿子,太太牵住我的手,将脚步放横,像螃蟹行走那样,一步一步地小心走回原路。尽管我们做足准备,穿的都是吸力极好的越野鞋,可在雨水打湿的石面上往下行走,失控滑倒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有我在下方支撑着,儿子自然有惊无险。可是,我也打滑了!

儿子惊叫起来,我要更加冷静,迅速压低重心,膝盖和屁股触地,这样滑行不远,还是稳住了自己…满额虚汗!

下到山来,我们却迷失了方向,找不到森林的出口。儿子坚持出口的方向在右边,我不信,这样,我们就更加迷乱。幸亏山头上遇见的那伙人也下来了,我说这里是森林,必须找到出口才可以行走,一点偏差都会走不出去。那伙人年轻力壮,而且不像我,浑身摄影器材,他们答应回到石头上寻找出口,让我们跟着。

结果,我们胜利了!














小资料:秃岩国家公园(Bald Rock National Park),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新南威尔斯州北端,最近的大镇叫 Tenterfield。秃岩系澳洲和南半球第一大花岗岩石,海拔高度一千二百多米,距离地面两百多米,长度七百五十米,宽度五百米。石头顶上允许搭帐篷过夜,虽是秃岩,仍有不少奇花异草附在石面上顽强地生长。动物则除了袋鼠和鸟,其它没看见。
最近的国际机场是黄金海岸,驱车前往只有两百六十公里。附近还有几个国家公园,方圆好几十公里都是花岗岩石区,很有特色。适合自然,健行,探险和摄影的游客。